- 索引号:11370100MB28696235/2025-00329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3-31成文日期:2025-03-31
标题
关于强化我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者
民盟济南市委政协提案领域
社会法治承办单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时间
2025-03-31答复内容
“关于强化我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体系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一)壮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
2024年,我市启动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工作,确定10家企事业单位为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并择优逐级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实现梯次培育。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3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4家,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0家。
(二)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多样化
打造“立足济南、服务全省、辐射黄河流域”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重点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强市战略措施,引导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签订专利导航委托协议,为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氢能产业专利导航报告》被市科协确定为科技创新智库调研优秀课题并获市领导批示。深化“一站式”便民服务,在“升级版”济南市市场监管服务大厅实现知识产权业务办理窗口“服务集成”,致力于提供“无纸化、零跑腿”专利预审和商标受理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环,为促进济南市品牌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专利预审业务线上接收案件4471件,受理4097件;商标业务线上办理1519件,其中商标注册646件,地址、名称变更580件,续展、转让等商标业务293件。
(三)丰富公共服务应用数字化技术赋能
发挥“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线上集成专利、商标交易库、专利专题数据库、专利评估工具、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配合线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心、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覆盖面及服务精准度。做好第二期第一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工作,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TISC工作要求,为高校科研攻关、企业研发创新、重点产业发展开展培训,有效支撑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实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流通交易和权益保护。探索制定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规则,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截至目前,我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位。
(四)强化公共服务人才专业化
组织“泉城知才 共筑未来”知识产权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高端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靶向引才”,面向高校提供310个就业岗位,其中研究生占20%,促进企业和知识产权高端复合型人才“双向奔赴”。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开展“讲师团”“人才库”组建工作,提升专利预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按照《济南市部分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认定要求,将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创新、金融、服务、管理等全领域知识产权人才纳入认定体系,设置5个等级21项认定事项,认定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14人。在山东财经大学等7所驻济高校院所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培养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组建由114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组成的知识产权人才智库,激发知识产权市场人才活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体系建设。统筹布局全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区县覆盖面。持续组织开展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工作,择优从市级网点中推荐省级和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构建起一个全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二)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政策引导。根据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相关政策,尽快出台《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管理办法》,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
(三)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优秀案例遴选,探索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了解创新主体在信息公共服务中的需求及痛点,提升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构建一体化协同服务网络,实现资源互联与数据共享,充分利用AI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