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消费者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安心无忧?如何让医美行业更加安全可靠?2月26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济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案说法 服务企业”普法宣讲活动第三十四场来到山东省民营整形美容协会,为50余家会员单位“把脉开方”。
“近年来,医美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执法支队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希望通过‘法律解读+案例警示+风险提示’三维普法模式,帮助医美行业从业者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法律意识,从源头上规范行业秩序。”
“部分医美机构不重视产品购进和验收环节,对产品资质的核查不够严谨,甚至出现产品与设备信息不符的情况,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在药械安全专题中,执法人员重点对进货查验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并提醒道,“设备购进后,要仔细核对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产品合法合规,避免因‘山寨货’而引发安全隐患。”
医美广告的概念与法律界定是什么?医美广告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如何确保医美广告合规?……
针对这些问题,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剖析,比一条条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更具有说服力。“某地一家医美机构刻意制造‘容貌焦虑’,在广告中宣称‘容貌决定命运’,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还涉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提醒,在发布广告前,务必严格审核,或向市场监管部门咨询,避免使用“最佳”“顶级”“最安全有效”等绝对化用语。
“品牌是一家医美机构优质服务的象征,更是消费者信任的基石。‘民无信不立’,要树立品牌意识,坚守诚信经营理念。”“要注重规范价格公示和促销行为,杜绝虚假折扣、价格欺诈等乱象。”执法人员对医美领域价格政策及法律风险进行解读,详细剖析常见违法行为及其后果,为医美机构敲响了警钟。
……
在互动问答环节,医美协会代表围绕医疗器械使用登记、价格欺诈界定等问题踊跃提问,执法人员结合法律法规逐一解答,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这种面对面的沉浸式普法,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合规即效益’的内涵。”参加完活动的医美连锁机构代表表示,“以案说法”如同一场“及时雨”,不仅收获了法律知识,更感受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温暖与关怀。他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成为医美行业的“常客”,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