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696235/2024-00409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4-09-19 发布日期: 2024-09-19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题: 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形成“专利+资本+产业”专利产业化新模式
- 发文字号: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以推动高校院所搭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为抓手,鼓励和支持校企强化高价值专利供给,精准对接市场、资本需求,着力打造“专利+资本+产业”的专利产业化新模式,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简称齐鲁工大)、山东建筑大学等依托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优化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提升专利转化源头质量,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实现校企专利融通创新,探索出“专利+资本+产业”的转化新模式。以齐鲁工大为例。齐鲁工大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以实施“绿色造纸关键技术”和“双擎混合动力农用飞行机器人”2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为契机,通过构筑高价值专利群破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点、痛点,实现高价值专利高效落地转化。
一是抓住关键环节,有力促进成果就地转化。深化产学研融合关键在于组织保障。齐鲁工大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涵盖“校企精准对接—专利转移转化—科技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二是聚焦产业需求,全面深化校企战略合作。针对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难题,齐鲁工大创新研发出高纯度纤维素纯化精制技术,实现纸基涂层自行降解,相关专利在山东太阳纸业、山东丰禾晟新材料等推广应用,对“以纸代塑”具有重大意义。三是搭建共育平台,全力强化优秀人才供给。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推行校企联合培养输送知识产权人才计划,与23家企业共同开设合作办学专业,引导学生将知识产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联合培养复合型、实战型、创新型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2023年,齐鲁工大发明专利授权量近1100项;截至目前,有效专利拥有量5000余项,专利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金额达3.16亿元。
下一步,为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专利的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促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提升专利质量、盘活专利存量、做优专利增量”,营造“专利+资本+产业”的转化良好生态,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聚焦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是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载体。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高价值专利融通创新,形成引领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群,提升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二是搭建高价值专利转化平台。依托高价值专利“一月一链”投融资转化路演、“济南知识产权强省会建设创新大赛”等,以高价值专利创新为核心,集中展现创新成果,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打造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的专利创新项目。
三是提升中国专利奖培育质量。引导高校院所、企业等加强重点技术沉淀,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优化专利布局策略,对知识产权成果进行高层次筛选;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等优势,储备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高价值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