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主导和参与制定农业农村领域国家标准150余项,累计发布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251项,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等国家级、省级试点80余个,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标准力量”。
助力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
玫瑰种植是平阴县的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平阴玫瑰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指导平阴玫瑰企业主导制定重瓣红玫瑰精油国家标准,发布4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和15项团体标准,创建国家级、省级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示范区。从玫瑰培育、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到玫瑰花蕾、花茶、花饼、精油、化妆品等多种产品,平阴玫瑰依托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平阴玫瑰“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标准体系支撑,促进玫瑰产业“升级换挡”,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助力“平阴玫瑰”品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助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莱芜“三辣一麻”久负盛誉,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和加工标准,导致品质参差不齐、假冒伪劣等乱象时有发生。如何给这些特色农产品立立规矩,让地理标志产品发挥出品牌效应,实现生产过程的规模化、标准化,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和需求,市市场监管局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多次组织专家召开专题研讨,对莱芜花椒、莱芜蒜、莱芜生姜、莱芜鸡腿葱等4项地方标准草案反复修改完善,从标准立项、技术审查到正式发布,全流程服务该4项地方标准制定发布。自此,莱芜“三辣一麻”终于有了专属的技术规范,从田间种植到加工运输全流程有了可参考的精细标准,为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加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助力村美民富美丽乡村打造
行走在章丘区的施家崖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掩映、人居环境靓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2018年以来,以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和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为依托,施家崖村通过近6年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工作,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建立了“全域标准”。以标准化为引领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施家崖村的百姓不仅见山望水,也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章丘区绣惠街道施家崖村仅是我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3年开始,市市场监管局把标准化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形成了以标准化引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模式,使美丽乡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推进、标准鲜明。相继建成了长清万德、平阴孔村、长清马套村、章丘三涧溪、绣惠施家崖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实施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济南市市场监管局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一如既往步履坚定,铿锵向前,走好乡村振兴标准化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夯实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