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落实,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环境、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有力支撑。在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知识产权指标我市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中期验收,我市位居全国第三批运营城市第一名;2022年底,再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终期验收。
一、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012年4月,济南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复核(2012-2014年)全国第三名,2015、2016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五年评估(2015-2019年)。2022年8月,我局代表市政府,申报成功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成功推荐槐荫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历下区、商河县入选试点区(县),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我市一市四区跻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梯队。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济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会同市财政联合制定《济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财政资金奖补实施细则》。高规格召开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暨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和济南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会议,强势推动。2022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1853件,同比增长44.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014件,同比增长27.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8.92件,同比增长27.5%;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62件,同比增长38.41%;有效商标注册量38.6万件,同比增长82.08%;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920件,同比增长81.82%。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等两项工作被国家发改委纳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和《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在全国复制推广。专利开放许可经验做法在全国专利开放许可和转移转化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在全国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根据您提的建议,我局将按照“一市一案建强市、因地制宜建强县、聚焦产业建强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济南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统筹规划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布局,全力构建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创造培育体系、优化升级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高效有力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等,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样板。
(一)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政策
1. 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确保二十项重点工程和二十个可量化评价指标等强市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2. 认真执行《济南市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引入第三方进行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评价验收,实施资金使用督导机制,确保形成项目闭环式管理。
(二)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1. 建立以高价值专利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举办强省会建设知识产权创新大赛。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组合。
2. 鼓励企业运用商标专用权进行质押融资,鼓励企业运用国际商标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开展示范站评选,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建立济南市知识产权企业服务队,建设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库,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成立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中心。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
(三)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1. 实施重点产业、企业专利导航项目,打造专利导航样板。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完善导航成果社会共享平台,精准服务建链、补链、强链和“双招双引”。
2. 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实施高校院所发明专利唤醒计划,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项目,推动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
3. 常态化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和服务会客厅,推出更多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提升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撬动助力效能。
(四)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1.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强化商标囤积治理。加强府院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法庭建设,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 【】
2.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支持仲裁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仲裁服务,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区县全覆盖。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标准化建设。
3.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长效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抽查检查,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代理行为。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自律自治。
4.充分发挥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的全链条协调联动。推进区域协同执法,加强侵权假冒信息互通和案件查处。针对电商平台、展会、进出口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构建快速处理渠道。
(五)优化知识产权文化环境
1.办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我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科普文化展示功能,打造知识产权科普文化科普基地,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素养。
2.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育,深化知识产权学历教育,鼓励驻济高校增设知识产权学院、专业或课程。推行校企联合培养输送知识产权人才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入企实践”。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