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1510120号“关于济南市创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集聚区”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16 14:32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办公室
信息来源: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济南市创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集聚区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立即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和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手段,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提高,有利于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如下:

(一)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两法衔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机制的意见》,与市中院签订《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框架协议》,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与泉城海关、莱芜海关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与淄博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协议,与济南仲裁委联合成立济南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成立济南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机构44家,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检验鉴定试点城市,构建涵盖司法审判、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快速维权、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二)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先后投资1.33亿元,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范围内选址购买了近万平方米写字楼,专门用于集聚区的建设。开发建设了涵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交易运营、信息发布、专利专题数据库四个平台济南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集聚区在引进服务机构的过程中,根据申请服务机构的主营业务,引导其错位发展,业务门类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各范畴,业务范围涵盖代理、知识产权运营、法律维权、知识产权金融保险、公证等全链条。现在已经筛选引进了北京三聚阳光、众达德权、北京观韬律所、昱兴保险等2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入驻服务机构托管济南市中小微企业近千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 349场,银企对接会25场,深入企业服务1085家次,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100余人。

(三)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率先实现政策扶持对象和补贴范围全覆盖,省市两级资助政策叠加,最大可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降低至零,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纳入全市20亿的风险补偿池。出台《济南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动构建“专利+优势产业+高端服务+质押融资”四位一体的入园惠企对接模式。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对接活动,面向园区加大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针对不同层面企业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搭建银企服务平台,精准推送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内涵和对接实效。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263笔,质押融资金额达32.54亿元;开展“入园惠企”活动75场,参与企业1200余家,参加人员近2千人。

(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框架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特邀调解制度和司法确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培育,成立济南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发展,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区县覆盖率达到100%。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服务自贸区建设,与自贸区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维权工作站,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在重点区域的深入开展。针对展会等知识产权纠纷高发领域,与山东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展会中知识产权保护,畅通展会中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渠道。

(五)开展山东省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项目。围绕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对拟上市企业核心产品和技术开展自由实施分析,评估风险等级,制定实施应对预案;对拟上市企业的商标进行检索,避免商标侵权的发生;对企业引进的核心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背景进行充分调查,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拟上市企业面对诉讼危机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六)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围绕市重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识别和防控服务、定制化知识产权情报数据支撑、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侵权分析、海外法律维权服务等措施,提升企业规避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破解企业海外风险机制不健全的难题。中国重汽、圣泉集团等九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

(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水平。一是聚焦创新主体需求,有计划、分类别、有重点地开展各类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共举办质押融资、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保险、执法维权、专利信息分析、专利挖掘与布局等各类知识产权培训97场次,在网络平台发布知识产权微课35期,参加培训企业千余家次,培训人员近万余人次。积极组织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2021年度报名通过考生1277人,截至目前全市培养专利代理师587人;高级知识产权师8人,中级知识产权师88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4人、师资人才7人、实务人才12人。二是推动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在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等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设立知识产权学院、专业或课程。强化政校企合作,省、市市场监管局启动山东大学法学院与山东千慧知识产权集团“联合培养全日制知识产权法学硕士”项目,在校企联合培育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同时,把山东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一批具备高学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进入知识产权领域,提升全市科创型企业和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强化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在全市设立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22家;历城二中、经十一路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济北中学、育英中学、章丘四中入选试点学校。

(八)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机制。我市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评价。对科技人才,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做好评价结果有机衔接,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执业代理师120余人,高级知识产权师8人,中级知识产权师88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立足济南、服务全省、辐射华东及黄河流域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创建起步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试验区,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培育品牌机构,规范服务市场。

(二)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根据知识产权协同单位的业务领域特点开展工作,推动协同保护持续推进、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司法衔接机制,推进调委会调解工作,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社会认知度和工作力度。加强与市、区县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协作,加强与涉外企业沟通对接,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服务覆盖面和专业度。

(三)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培育,支持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发展,实现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区县覆盖率达到100%。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自律自治,全面提升代理机构监管水平。

(四)搭建桥梁,支持和引导服务机构引进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提供高端服务。随着知识产权服务链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与金融、产业方面的联系日趋紧密。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以知识产权入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形式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断增加,同时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服务空间。积极引入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打造“科技管家”服务体系,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构建中小科技企业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五)建设企业科创板上市辅导中心与上市公司科创题材并购中心。培育一批掌握核心专利、专利运营能力较强、在本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专利优势,通过专利导航、专利挖掘与布局等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保驾护航。

(六)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库。推进建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维权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充分利用海关执法国际合作机制,打击跨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知识产权境内流通环节保护和进出口环节保护无缝衔接。推进建立海外知识产权工作站,为济南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七)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建设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超市,实施知识产权托管项目,推动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运营、转移转化及培训辅导等优质托管服务。

(八)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在全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建立企业需求信息采集制度,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沙龙,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互信桥梁。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16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