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696235/2021-01010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1-11-29 发布日期: 2021-10-1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题: 积极推进标准立市,服务强省会建设——济南市标准化工作概况发布
- 发文字号:
积极推进标准立市,服务强省会建设
——济南市标准化工作概况发布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建森
(2021年10月12日)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济南市标准化工作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
说到标准化,或许有许多人感觉是一个学术概念,比较陌生,其实,标准化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工业生产离不开标准,农业生产、服务业、公共管理、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标准,比如我们购买蔬菜等农产品要关心农药残留,购买衣服要关心衣料的成分、等级,装修房屋、购买家具要关心甲醛是否超标,我们时刻关注空气质量指数,等等,这些都需要标准来规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纲要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标准立市”的工作要求。机构改革以来,作为全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新组建的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做大标准基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升标准层次,全市标准化工作高效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项关键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累计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462项,行业标准3405项,省地方标准4275项,济南市地方标准17项,企业团体标准717项,自我公开声明企业标准29029项。
——建设2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6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0余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完成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0项,数量居全省第一。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落户济南,实现了全省IEC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零突破”。
——我市标准化指标在“山东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标准与技术水平”评价中名列全省第一。
一、《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稳健起步,推进有序
2020年8月,《济南市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实施,并列入2020年度济南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起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引领、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团体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新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撑推动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建设。一年多来,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基础支撑,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标准化工作环境,新增国际、国家标准415项,行业标准466项,省地方标准624项,济南市地方标准17项,企业自我公开声明标准10580项。
一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组织“济阳曲堤黄瓜”、“章丘大葱”、“平阴玫瑰”等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提升工程,组织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乡村振兴标准化试点,组织“国家农业信息化服务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等,全市累计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试点)71个。平阴玫瑰精油国家标准获批公示,拿到了通向更广阔市场的“通行证”。
二是推进制造业动能转换。在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对照各行业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领先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分析、比较验证、协同攻关和成果创新,推动企业实现从“采标”向“制标”和“引领”的转变。选取济南智能输配电、章丘塔机产业集群开展全省第一批团体标准试点,引导技术联盟和行业协会,将自主创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写入团体标准,发挥团体标准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中的“催化”作用。
三是推进服务业升级。实施全市服务业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基本原则,涌现出济南阳光大姐、山东高速96659公众出行服务等辐射能力强的优秀典型,有力引领支撑了我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建设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81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市级单位参与制定服务业领域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0项,行业标准61项,地方标准152项,有效支撑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济南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出台,多个地方标准应运而生
2020年6月,济南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济南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对济南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等作出规定。截至目前,我市制定发布了17项济南市地方标准。这些标准聚焦民生、聚焦优化环境、聚焦社会治理等,在各方面发挥了应有的规范提升作用。
——在疫情防控方面。《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场所污水消毒技术规范》通过对疫情集中防控隔离点的选址、污水处理技术要求、污水监测等内容的规定,有效指导我市疫情集中防控隔离点的疫情防控工作,从源头上加强风险管控。《幼儿园消毒卫生规范》明确了幼儿园消毒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评价要求、检验方法等,为幼儿园科学消毒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幼儿园传染病控制能力。《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消毒隔离规范》明确了消毒隔离管理要求、技术要求、现场消毒评价等,全面规范我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清洁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在政务服务方面。《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规范》提出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的规划选址、建筑要求、基础设施、功能布局、功能区域设备设施、标志标识要求,为规范市、区县、街镇、村居四级政务服务场所建设,实现四级政务服务场所形象标识、功能布局、基本设施、网络建设等统一提供依据。《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规范》明确了政务服务大厅服务环境、服务人员、服务制度、服务方式、服务程序、服务评价与改进等要求,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质量。
——在基层治理方面。《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明确了网格设置、队伍建设、事项准入、事项禁入、考核评价、检查督导、网格员选聘、雪亮工程建设、综治中心建设等要求,为全市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提供遵循,有利于提升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三、独具特色的标准化服务平台,解决了企业困扰发展的一系列难题
为回应企业和群众对标准的需求,开发建设了“济南标准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和“国际经贸技术标准综合服务平台”,两个标准化服务平台。
——济南市标准化公共服务云平台,主要用于为济南市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标准化公共服务和地区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标准化资源服务:提供全部国内标准、常用国际国外标准在线检索,强制性标准、地方标准在线免费阅读服务。提供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TC/SC等相关资源检索服务。2.标准化工作管理服务:提供山东省各地市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情况统计分析服务。提供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规范项目管理、济南市地方标准项目管理功能。3.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服务:提供已公开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供企业个性标准化管理工具在线服务。目前,该平台包含13万项国家、地方标准文本数据,标准制修订资源9万多项。企业如果在标准化工作管理中有资源、政策、活动等多元化需求,可以使用这个平台的一系列功能和服务。
——国际经贸技术标准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标准、技术法规、新闻资讯、通报评议、预警信息等资源数据库;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研究,提供国外重点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出口受阻的预警和指导。通过一对一的信息推送和预警服务,实现信息的实时定向传达,进出口企业可有效降低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成本,有力保障全市对外贸易活动。平台今年1月上线运行,目前平台已收集标准、技术法规、预警信息等数据120余万条。如果有进出口方面的标准需求,可以使用这个平台。
四、标准引领成为强省会建设的蓬勃动力
标准决定工作的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结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培育梯队,瞄准更高层级标准,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向高端标准努力,将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带动产品升级换代,推动济南智造更上新台阶。
——支撑引领工业强市建设。突出工业强基和智能制造,累计制定制造业领域国家标准1036项、行业标准1446项、省地方标准525项,近期公布的省质量技术基础(NQI)标准化能力指数得分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国家级、省级工业标准化试点15个,济南二机床建设完成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浪潮信息建设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指导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圣泉集团等2家承担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单位搭建标准体系。
——释放企业创新动能。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累计制定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29项,以标准“走出去”带动装备、技术、服务、品牌“走出去”。引导技术联盟和行业协会,将自主创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写入团体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累计制定团体标准382项,发布数量居全省首位。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制定《济南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利用标准化手段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设完成济南12345热线、济南人社、济南公交、济南医保等30余个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大标准”工作机制。
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力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济南,实现了济南标准走向世界新突破
2021年2月,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获批落户济南,实现了全省IEC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零突破”。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负责全球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标准化工作。电力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导航定位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新兴技术领域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获批国际标委会意义重大。
——成功占领国际标准高地。国际标准汇集全球智慧,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汇聚全球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高端专家,相关的知识、信息、智慧、人才、资本在济南交汇,有效推动高端智能领域“济南标准”走向世界,为“科创济南”建设拉高标线,加装牵引机和助推器。
——促进高端智能产业发展。各类标准的健全完善有助于消除制约电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障碍,推动技术和产品扩散,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带动上下游以及相关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为“智造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强市注入强大动力。
——带动全市国际标准化水平提升。进一步创新企业参与国际标准机制和路径,激励更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对构建外向型经济新体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全市标准化工作将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结合全市发展的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为推动全市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自贸试验区发展和强省会建设,发挥出标准化应有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一是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增强企业、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二是认真落实济南市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标准倍增工程,在做大基数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标准优化结构、提升层级,实现标准增量提质。三是进一步强化自贸区、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等标准服务工作,发挥标准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四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千亿产业、产业链建设和国际标准等重点,加强调研,制定计划,发力推动。
再次感谢媒体朋友对标准化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谢谢大家!